本篇文章4863字,读完约12分钟

实体经济的困难在于沉重的税收负担和高成本(高负债率)。为了提高实体经济的资本回报率,有必要降低税收和利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吸收各种经济要素,流向实体经济。仅仅放松社会货币政策只会加剧资金向非实体经济的流动。

作者简介:朱,,经济学博士,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会长;中国建设银行前首席风险官、副行长,中信银行前行长(601998,咨询公司),中信集团监事。著有专著和选集《远离冰山》、《价值银行》、《财富信念》、《林苑家园》、《中国债务转折点研究》。

引导演讲

无论贫富,都是人类对财富思考的结果,当然也是不同历史阶段和社会模式的结晶。穷人有自己的想法,富人有自己的想法。没有高低之分,但也有贫穷或财富的固有偏见。追求并合法拥有财富,从而在财富的基础上获得自由和幸福,是每个人的财富信念。让这个世界充满基于财富的爱和丰富的情感和人文遗产,无论你现在是穷是富,都是全人类的财富信念。

朱小黄:清贫、清富与财富信仰

总之,对财富的信仰深刻地影响着市场规则和人们的行为。走向市场,深化改革,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财富观,理解、运用和创造财富。

本文摘自朱博士的《财富信念》

当我们谈论信仰时,人作为精神主体,有着纷繁复杂的精神内容,有着明确的主流和支流。总结归纳人类的各种思想和行为,我们大致可以发现,在文明发展的意义上有三种信念:

一种是相信身体是载体,这就是自由。人体身心活动的自由包括财务、政治思想和身体行为的自由。实现这一信念的途径是民主、法制和社会主义道路。民主体现了人体自由活动和思想表达的自由,而法律制度保障了这种自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指引着民主和自由的方向。

第二,人们对精神世界的信仰,也就是宗教。宗教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和目的地,它为人类这个自然界中最有思想的动物提供精神安慰。实现宗教信仰的途径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实现精神解放和修养,如基督教洗礼、忏悔和崇拜、佛教剃发、冥想和修行等。当然,信仰共产主义也是人类重要的精神信仰选择。

第三,以物质世界为目标的财富信仰。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文化背景下,会形成不同的财富观。然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是追求和分配财富的过程。财富所代表的物质满足是人类所追求的。就人性而言,对物质财富的渴望是对人类骨骼和基因的信仰。市场社会建构的财富观形成了市场社会的财富信念。现代经济学证明,市场是配置资源、获取财富和合理分配的最佳制度设计和理想情景。在讨论财富问题时,让我们假设市场是实现财富目标的唯一途径,然后讨论和研究如何在市场概念下重构财富概念。

朱小黄:清贫、清富与财富信仰

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优点是让人们知道追求和拥有财富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坏事。人类的自由最终是身心的自由。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财富积累的历史。只有当社会和个人拥有适度的财富时,才是自由的动力和基础。如果说自由和宗教是人类文明形成的重要信仰,那么自由、宗教和财富实际上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三大信仰。

朱小黄:清贫、清富与财富信仰

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从人口的角度来看,人类与万物共存,与万物分离,所以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从个人角度来看,竞争也是与生俱来的。竞争是对人类各种约束的具体形式。人类的最终目标是摆脱所有这些限制,享受完全的自由。从某种角度来看,挣脱束缚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始动力。但是身体自由取决于经济自由。迁徙、旅行、休息、思考、锻炼、工作、饮食和自由使用自己的身体是人类的自然权利,但它们是相对的。首先,人们对身体的控制是相对的。人体和主观意识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主体,例如,人可以熟练地使用自己的身体,而人的思想和思想以身体为载体,但他们不能控制身体的力量、疾病、生死等。其次,身体的自由需要以经济自由为条件。没有经济能力即财富的支持,身体自由仍然是有限的。例如,没有钱你不能移民。因此,人类追求自由的过程就是创造财富、积累能力和实现身体自由的过程。任何有利于这一过程的社会规则都可以被视为文明的产物,任何不适合这一过程的社会规则都是对文明的反动。

朱小黄:清贫、清富与财富信仰

宗教已被广泛凝聚成人类文明的公共结晶和自由选择的精神家园,但人类对财富的渴望超过了宗教。宗教是世俗生活之外的精神安慰,而财富是世俗生活中人们的真正安慰。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对财富的认知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宗教的水平。由于财富的特殊利益属性,人类对财富的理解过于直观和实用,过于原始和直接,过于自私和占有。因此,对财富的透彻理解不仅是中国(包括台湾和香港)迅速积累财富的必要意识形态行动,也是日本、美国和欧洲积累了大量财富的必要意识形态行动。

朱小黄:清贫、清富与财富信仰

仍然贫穷的人经常提倡贫穷的概念。方志敏的著名文章《当代中国的贫困》是一部杰作。"贫穷,白人和简单的生活,这是我们的革命者可以克服许多苦难的地方."事实上,这种“扶贫”思想也源于中国文人的儒家修养规范。从《论语》中“君子比人义,小人比人利”的说法来看,生活贫困、写文章的言行举止也是中国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环境中社会和个人财富积累不足的表现。穷人不得不借用“以贫穷为荣”的精神力量的意识形态流,这种精神力量既可用于舒适,也可用于稳定。

朱小黄:清贫、清富与财富信仰

然而,“清算财富”的思想在几年前开始在日本流行,由月池由纪夫所著的《清算财富:修德将获胜》一书影响很大。与扶贫思想作为中国贫困人口的精神向导不同,扶贫思想是在一个有财富的社会中控制财富的精神向导。在一个物欲横流、精神贫乏的社会,我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培养人的道德和人格,指出“清正廉明,富而不骄,是为了清富。”作者指出美德的真正含义不是贫穷而是富有。可见,拥有财富也是人类的初衷和出发点。

朱小黄:清贫、清富与财富信仰

无论贫富,都是人类对财富思考的结果,当然也是不同历史阶段和社会模式的结晶。穷人有自己的想法,富人有自己的想法。没有高低之分,但也有贫穷或财富的固有偏见。追求并合法拥有财富,从而在财富的基础上获得自由和幸福,是每个人的财富信念。让这个世界充满基于财富的爱和丰富的情感和人文遗产,无论你现在是穷是富,都是全人类的财富信念。

朱小黄:清贫、清富与财富信仰

然而,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基于事实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能解释社会的关键点。

应该指出,生与死、财富、权利和情感是世界的四大难题。由于缺乏宗教上的安慰,这个世界既快乐又害怕死亡,而且不知所措;由于缺乏社会制约和平衡,权力是无限的和热切期待的;由于缺乏财富继承,掠夺财富和炫耀财富是贪婪的;因为功利的虚荣心,无意义的真情,失去了情感的纯洁。观察当今社会的各种奇怪现象,正是这四种病态的反映。特别是中国社会从农业自然经济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才经历了近百年的曲折。在上个世纪,“文化大革命”失去了基本的社会价值观和基本的人际关系概念,把破坏财富当成自己的责任,更不用说对财富的哲学理解了。然而,财富的存在和积累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物质和精神”的沉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从一个幼稚的社会和动荡的社会向一个成熟的社会结构转型时,必然会导致社会哲学、文学和经济学的逐渐深化,其中,财富观念的深刻程度也是人群社会成熟的一个标点符号。当这种理解趋于成熟时,它标志着社会转型的成熟。当社会治理结构趋于成熟时,除了从投资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经济转型之外,对财富的理解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这是中国当今社会的一个必然变化。

朱小黄:清贫、清富与财富信仰

中国人的财富观念还很幼稚,他们重视财富,却没有真正的财富生活。有财富的生活应该有偏好和权衡。虽然你喜欢财富,但你应该有更好的品质。然而,财富的态度,或轻蔑,或崇拜,或自尊,实际上已经被财富拖住,失去了选择。财富不仅是物质的积累,也是文明的积累。只有当你拥有真正的财富时,你才能对财富有一个正常的态度,而对财富的正确态度需要生活的积累。从积累财富到冷静地控制和使用财富,也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艰难过程。就中国而言,它不可能在一百年内实现;就家庭而言,30年内无法实现;在家里,三代之内,这是遥不可及的。随着中国社会财富的迅速积累,大多数富人无法摆脱暴发户的心态,即“心态缺失”。拥有财富并不会给许多富人及其后代带来良好的教育、文化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它往往会带来不健康的生活,如无节制的放荡和挥霍。这些人无法进入精英社会,这使得社会财富的积累与社会文明的进步脱节。如果一个社会缺乏与财富相适应的文明基础,它就会显示出它缺乏控制财富的能力。

朱小黄:清贫、清富与财富信仰

有些人对财富的误解更需要批判,如对财富的仇恨和贪婪、财富的继承和创造、个人财富和社会财富的关系、当前和长远利益、速度和质量、平均和差异等等。有许多误解已经流传很久了。

财富信念是基于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和判断事物的标准。我们将讨论几个问题。

财富与契约精神

社会财富既是物质的,也是抽象的。例如,建筑物是物质的,而高度和面积等数据是抽象的,具有客观存在和社会权利的属性。财富的存在总是以法律文件的形式得到证明,财富的积累和流通在法律上表现为所有权的转移。不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存在的财富不受法律保护,也不是真正的财富。因此,财富的形成过程是一系列的交易和签订合同。只有在合法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财富积累,只有在符合契约精神的情况下才能形成法律意义上的交易。如果私权和物权是财富的实质性保障,那么契约精神就是现代文明环境中财富的灵魂。应该注意的是,没有每一份具体而可信的合同,就不会有具体的财富。财富社会的基本文明是契约精神。可见,财富信仰是建立在稳定的产权制度和民事法律关系基础上的,即契约性的社会环境。

朱小黄:清贫、清富与财富信仰

人们为什么存钱?

人们为什么存钱?为什么财富要传承下去?对你的后代来说,你只是一个逐渐被遗忘的故事,那么你为什么要为他们创造、收集和保存你不知道的财富呢?那些未来的萧或者是堕落的后人,何德又怎么可能坐享自己毕生的心血呢?事实上,人类的任何社会行为都源于某些生物特征。任何生物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家族基因的遗传和种群繁殖。保持群体的可持续性是生物演替的本能目标。从动物的本能来看,谁能占据更多的物质资源,如狮子和狼,谁就能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即猎物,即蛋白质,从而获得繁殖的机会,即基因遗传的机会。谁能为后代留下更多的物质资源,谁就有更大的机会传给他们的家人。事实上,人类为后代收集财富的行为只是生物本能。可以说,合理合法地积累财富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和自然本能,是自然公平的体现。财富信仰源于人类的本能,应该受到尊重。

朱小黄:清贫、清富与财富信仰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

财富信念的本能决定了某些经济现象的规律。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问题上,我们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为了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政府最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希望促进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在银行信贷准入、资本供应、资本市场准入和产业政策方面采取了明显的行动。但总的来说,效果并不大。原因是什么?事实上,在市场环境中,人们追求财富的本能使市场具有强大的逐利动力。在实体经济的资本回报率约为5%,而虚拟经济(金融、资本市场和互联网)的资本回报率超过20%的状态下,当股市飙升时,人们的血液会膨胀。所有经济因素,尤其是资金,肯定会流向高回报或高回报的预期领域。RRR减息政策将增强银行的融资能力,但这些资金将不可避免地把东西方变成虚拟经济

朱小黄:清贫、清富与财富信仰

实体经济的困难在于沉重的税收负担和高成本(高负债率)。为了提高实体经济的资本回报率,有必要降低税收和利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吸收各种经济要素,流向实体经济。仅仅放松社会货币政策只会加剧资金向非实体经济的流动。这是经济本能造成的,没有其他办法。可以看出,财富信念是建立在市场规则和人性取向的基础上的,不尊重利益激励就不会有所成就。

朱小黄:清贫、清富与财富信仰

总之,对财富的信仰深刻地影响着市场规则和人们的行为。走向市场,深化改革,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财富观,理解、运用和创造财富。

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朱小黄:清贫、清富与财富信仰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6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