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7字,读完约3分钟

昨日,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了金融业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此举令外界感到意外。不足为奇的是,中国高层已经在许多公开场合“放出风来”,有必要进一步推动金融业的开放,并从去年开始逐步出台了一些开放措施;令人惊喜的是,易纲宣布的改革措施是如此清晰,甚至有一个实施政策的时间表。

当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它做出了金融开放的承诺。尽管中国一直在逐步推进入世承诺的实现,但人们对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和深度仍有疑虑。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外资机构在中国的经营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以银行业为例,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体系中的总资产比例一直较低,自2011年以来一直在逐年下降。外资银行的资产利润率也明显低于国内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截至2017年底,外资银行总资产利润率为0.48%,仅为全国银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一半。

金融扩大开放促良性竞争 中资机构将由大做强

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管理不善可能是由于水土不服,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太多的政策约束。从投资股票到开放机构再到开展业务,每一步都需要复杂的监管审批,甚至一些监管部门对外资牌照的发放都有不成文的量化控制。这一系列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措施的核心是逐步取消对外资金融机构的一些限制性政策,按照国民待遇和准入前负面清单的原则,对境内外机构一视同仁。

金融扩大开放促良性竞争 中资机构将由大做强

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继续履行中国对外开放的国际承诺,也是为了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壮大。正如中国央行前行长周小川多次表示的那样,金融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服务业。保护导致懒惰,损害行业发展,容易引发危机;相反,过去存在的垄断可以通过竞争来改变,国内金融机构在同一个阶段与外资机构竞争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从而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金融扩大开放促良性竞争 中资机构将由大做强

然而,仍有一些保守的声音,他们担心外资机构的大量进入将损害当地金融机构的发展。事实上,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和壮大,中国地方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资本实力与世界上同类金融机构相比相差甚远,甚至更强。外资机构要实现市场份额的赶超并不容易。然而,目前中资金融机构规模虽大但实力不强,在产品定价、风险对冲、衍生品交易、反洗钱管理等方面仍远远落后于国际标准。因此,国内金融机构需要外国“鲶鱼”进入市场,以长期营造宽松的环境,并迫使自己加快能力建设。

金融扩大开放促良性竞争 中资机构将由大做强

此外,金融业在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在考验着金融监管的能力。随着全球金融市场联系的加深,金融风险的传导和扩散越来越快,越来越难以控制。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应更加注重防范金融风险,使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开放相匹配。

标题:金融扩大开放促良性竞争 中资机构将由大做强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5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