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8字,读完约3分钟

政府振兴经济的“松闸”不仅取决于决心和态度,还取决于实施传导的效果和市场参与者的反应

出关入辽,一个叫兴城的地方很方便进入视野。中国东北的这个小镇并不简单:世界上每五件泳装中就有一件是在兴城制造的,兴城带动了6万名当地人去找工作。

熟悉兴城的人都知道,兴城泳装产业的发展是一次“反击”。早期,由于没有税收,属于贴牌生产,遇到了很多困难,一度几乎是黄色的。在市县政府形成产业集群、建设外贸出口基地、加强品牌建设、技术创新和贴息等方面的支持下,兴城泳装产业逐步成长为辽宁省“百亿产值”的重点产业集群。辽宁省委领导同志感慨地说,兴城泳装产业的发展实践证明,一个从小到大的产业,往往是通过开放市场、改善服务来释放的,而不是靠行政命令来管理的。这样直截了当的声明是振兴东北的关键。

政府要为经济振兴“松闸门”(一线视角)

近年来,东北经济面临巨大困难。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没有理顺。政府的手强,市场的手短而弱,民营经济的活力不够。东北最早进入计划经济,最晚退出。许多领导干部仍然缺乏市场意识。他们不相信市场、社会资本和小微企业,这一时难以改变。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管理过多、过细、过严,“管企业”的官僚主义根深蒂固;政府想做的是投资建立国有企业,不善于利用社会资本;缺乏对企业家的尊重,缺乏尊重、保护和富商的观念...这些问题在东北地区并不独特,但它们集中在东北地区,已经成为经济复苏和长期发展的绊脚石。

政府要为经济振兴“松闸门”(一线视角)

从这个角度来看,振兴东北不能等待、依赖和需要,而必须在创新过程中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必须体现在增加行政权力下放、提高服务意识和政府效率、寻求改革、填补市场位置和分担企业的忧虑。对于东北新一轮的振兴和发展,改革仍然是最大的推动力。以辽宁为例,省级审批项目减少了65%以上,所有预留项目在大厅一站完成。沈阳将创造一个国际化的商业环境,以许多新特点为主要切入点和有力突破口,加快新一轮的振兴和发展。可以说,只有简化管理、下放权力、改善服务、优化经营环境,才能稳定和巩固经济增长反弹的基础。

政府要为经济振兴“松闸门”(一线视角)

“为什么我们不能做浙江能做的事?”“上海可以在网上找到政府部门的主任而不用找关系。为什么我们不能?”寻找与发达地区标杆差距的突破口,已经成为东北许多领导干部经常想做的事情。增加权力释放和开放的关键在于“落地效应”。政府要“开闸”振兴经济,不仅要看决心和态度,还要看实施传导的效果和市场主体的反应。标准化、对部门利益的限制以及长期以来的装腔作势和装腔作势都是急需打破的改革壁垒。有些地方甚至存在气象部门加大气象风险评估、网络汽车司机被迫设定运力指标等问题。要重振东北振兴的动力,就必须打破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路障”。

政府要为经济振兴“松闸门”(一线视角)

简政放权、搞活市场、激活社会资本是东北三省破解这一难题的突破口,但任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市场中寻找出路,找到出路,这样各种经济类型和市场主体才能蓬勃发展,东北发展的新春天才会到来。

(作者是本报辽宁分社的记者)

人民日报(2018年2月5日05版)

标题:政府要为经济振兴“松闸门”(一线视角)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4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