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9字,读完约4分钟

货币政策主要是控制总量,如果与宏观审慎政策和结构改革结合使用,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要以自我为中心,主动出击,增强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关注金融市场开放对资本流动可能产生的影响,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更好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中国财政科学院许婧博士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危机过后,许多国家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复苏。到目前为止,上一轮全球货币宽松政策的负面影响尚未消除,新一轮宽松政策再次来袭。近年来,包括欧元区、日本和一些北欧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实施了负利率政策。回顾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通胀乏力,许多国家纷纷降息,央行的稳健态度显而易见,它们正越走越远地走在负利率的道路上。随着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今年一再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以及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重启量化宽松政策,世界正呈现出向负利率时代迈进的强劲趋势。

全球负利率大潮蔓延 中国需坚守货币政策稳健立场

负利率正变得无效

不同国家实施负利率政策的目标不同。在目前实施负利率政策的经济体中,瑞典、欧元区和日本实施了负利率政策,以刺激本国经济发展,因为其本国经济基本面恶化;另一方面,瑞士和丹麦的主要目标是稳定货币,保持与欧元的汇率稳定。

从实际效果来看,自2014年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实施负利率以来,通胀预期和经济增长没有明显改善;丹麦2012年适度负利率政策改善了整体信贷状况,但在2015年再次实施更深的负利率后,信贷状况反而恶化,银行贷款利率没有进一步下降。截至2015年年中,丹麦非金融企业新增贷款利率较2014年底提高了约20个基点,居民家庭新增贷款利率提高了60个基点,偏离了预期的政策效果。

全球负利率大潮蔓延 中国需坚守货币政策稳健立场

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低、实施时间短,目前还不能确定负利率政策的长期效果,但我们可以根据各国的实践观察和评估其影响,进行理论思考,进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方向做出审慎的决策。

随着全球央行的降息举措相继耗尽空,持续的低利率或负利率环境可能会降低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并最终趋于无效。日本和欧元区的负利率实践也表明,如果只使用负利率政策而不进行结构性改革,货币政策的刺激效果将非常有限,并可能加剧经济发展的内部失衡,延缓经济调整的进程,使结构性问题日益严重。当前,人口老龄化、技术进步停滞、高负债等原因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这是根本问题的根源。仅仅通过货币政策刺激来促进经济的根本改善可能并不容易。

全球负利率大潮蔓延 中国需坚守货币政策稳健立场

以我为主,主动出击

全球负利率的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超过3%,吸引了国际资金的增加。然而,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国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这使得外部资产配置更加困难,我们应该关注其他国家的政策溢出对中国的影响和冲击。

应该认识到,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是我们目前应该坚持的立场。到目前为止,中国是少数几个没有量化宽松、零利率和负利率的国家之一。我们应该珍惜空的传统货币政策,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今年以来,中国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引入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形成机制,努力降低实体融资成本,但最终的传导效果和后续推进节奏仍有待观察。

全球负利率大潮蔓延 中国需坚守货币政策稳健立场

货币政策主要是控制总量,如果与宏观审慎政策和结构改革结合使用,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要以自我为中心,主动出击,增强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关注金融市场开放对资本流动可能产生的影响,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更好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同时,要进一步理顺供给方面的制度问题,从基本制度入手,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优化结构、降低税费方面的重要作用,营造积极的制度创新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远目标。

标题:全球负利率大潮蔓延 中国需坚守货币政策稳健立场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3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