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215字,读完约13分钟

做好“六个稳定”工作,对于保持经济合理运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实现年度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必须进一步稳定就业,促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进一步稳定金融,处理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与稳定增长的关系;进一步稳定对外贸易,保持稳定和改善对外贸易的长期趋势;进一步稳定外商投资,实现外商投资总量稳定、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高;进一步稳定投资,适当增加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投资;进一步稳定预期,实施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提振市场信心。

人民日报: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

在2018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针对外部环境的明显变化和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首次提出要做好稳定就业、金融、外贸、外资、投资和预期的工作。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呼吁在2019年“进一步稳定就业、金融、外贸、外资、投资和预期”。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六个稳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实施,成效显著。实践证明,做好“六个稳定”工作,是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维护中国经济社会整体稳定的正确决策。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做好“六个稳定”工作,对于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范围内,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实现年度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日报: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

进一步稳定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600405,诊断单元)。稳定的就业可以稳定收入、消费和经济增长,因此在“六个稳定”中排名第一。随着外部环境的明显变化,中国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2019年1-9月,为1097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99.7%。9月份,全国城市失业率为5.2%。在稳定就业方面可以取得重大成就,主要是由于实施了一系列优先就业的政策和措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提到宏观政策层面,把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深化“配送服务”改革,大幅度降低税费,减轻企业负担,不断优化经营环境,支持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作为新业主渠道的作用。

人民日报: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

尽管目前的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潜在的风险往往会累积。在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背景下,企业信心疲软,就业需求下降,就业预期降低。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稳定就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要继续实施以就业为重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打破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障碍,扩大就业;实施扩大开放和放宽市场准入的措施,增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向型企业招聘员工的信心;继续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军队离退休人员、转岗人员、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帮助困难企业开展转岗培训;进一步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引导更多人返乡创业;推进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促进制造企业的升级和转型,扩大新动能增长空空间;完善创业金融服务与社会保障的衔接体系,增强数字经济从业人员的就业稳定性;实施差别化就业支持政策,支持就业需求萎缩地区增加公共投资和公益性岗位。同时,要完善就业形势监测体系,建立大规模裁员和失业风险预警防控机制。

人民日报: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

进一步稳定金融

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是打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大战役的首要任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关键之一。金融生活和经济生活;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近年来,中国在稳步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化、专项整治网络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金融体系平稳健康运行,金融风险趋于趋同,总体可控。

人民日报: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

同时,应该看到,引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就国内而言,中国经济正处于速度、结构和动能转化的关键时期。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历史积累和新的矛盾与风险交织叠加,不容忽视。有必要继续对暴露风险和潜在风险制定分类政策,并及时防范和化解。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与稳定增长之间保持平衡。金融的根本任务是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化金融供给结构改革,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反周期调整力度,保持合理充足的流动性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充分发挥其反周期调节作用。加快商业银行资本长期补充机制建设,进一步疏通金融体系流动性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渠道。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引导中小银行集中精力,服务地方,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强资本市场活力。进一步扩大金融业的高层次双向开放。通过各种措施,我们可以提高金融服务于整个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人民日报: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

进一步稳定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的重要性不应仅仅用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衡量。对外贸易在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外贸带动了1.8亿多就业人口,外贸税收在所有税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而稳定了对外贸易关系的整体经济发展。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面临严峻形势。今年1-9月,中国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2.8%,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全球经济增长继续疲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最近分别将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3%和2.5%,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幅下降。从2012年到2016年,全球货物贸易的增长率多年低于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世界贸易组织估计,今年全球商品贸易的增长率仅为1.2%。第二,外部环境变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日益明显。2018年,中美人民币贸易额同比增长5.7%,今年1-9月同比下降10.3%。第三,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投资增速放缓,导致进口需求下降。今年1月至9月,人民币进口值同比下降0.1%。预计上述因素在未来仍将发挥作用,稳定外贸的挑战将会增加。

人民日报: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外贸发展有一些基础性和长期性的有利因素,稳定和提高外贸质量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主要原因如下:一是中国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支撑能力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铁、核电、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在新兴经济体的市场份额显著增加。第二,中国国内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深化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将促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及关键部件等知识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将增加对海外高质量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主要平台的进口扩张战略的深入实施,将促进中国市场潜力的进一步释放,进一步增强中国对各国产品和服务的吸引力。第三,近年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如大幅降低药品、日用消费品、整车及零部件的进口关税;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加快退税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外贸融资支持,提高人民币结算便利性。这些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将对稳定对外贸易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此外,我们还可以研究其他稳定外贸的措施,如提高出口退税率16%和13%的适用商品;大幅缩短退税时间;适当减少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研究降低一些与家庭消费密切相关的高质量高端消费品的进口关税;进一步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

人民日报: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

进一步稳定外资

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中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从2016年到2018年分别同比下降2%、23%和13%。在不利的全球环境下,中国吸收外资与这一趋势背道而驰。2018年,实际利用外资8856.1亿元,同比增长0.9%;2019年1-9月,实际利用外资6832.1亿元,同比增长6.5%。稳定外商投资取得显著成绩,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党中央、国务院稳定外商投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全球商业环境报告,中国的商业环境已经上升到世界第31位。这进一步表明,中国已成为外国投资的热点。

人民日报: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

未来,中国稳定的对外投资将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如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疲软、国内低成本优势减弱、中美经贸摩擦等。总体而言,有利条件仍然占主导地位,外国投资有望实现总体稳定、结构优化以及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稳定外资有有利条件:第一,中国有一个巨大且快速增长的市场。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人工成本在全球价值链布局中的重要性明显下降,贴近市场需求将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首要因素。目前,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大部分中国企业仍对中国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第二,中国劳动力素质的迅速提高有利于吸引R&D等高质量的外资,设计、人力资源服务和高端零部件制造。第三,中国拥有强大的产业支撑能力和优良的基础设施,这已成为吸引电子信息和汽车领域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中扎根的重要因素。第四,在全球外国投资流量连续三年下降后,预计今年将实现10%左右的恢复性增长,这有利于中国稳定利用外资。为充分利用稳定外资的有利条件,迎接挑战,需要不断深化“分销渠道”改革,创造更具吸引力的经营环境,包括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清理和取消国家和自贸试验区未包括的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取消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在华经营范围限制,优化汽车行业外资政策;推进投资便利化,扩大资本账户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试点范围;平等保护外商投资的合法权益;支持地方政府增加投资,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建立一批综合保税区。尽快出台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操作性的外资法配套法规,进一步增强外商投资信心和良好预期。

人民日报: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

进一步稳定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它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和增强发展后劲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过度投资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保持适当的增长率和投资规模。当投资增速过快、经济过热时,要抑制投资增长;当投资增长缓慢、经济不景气时,有必要扩大投资规模。今年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低0.8个百分点。从投资结构看,1-9月制造业投资增长2.5%,同比下降6.2个百分点。虽然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5%,但投资下降趋势明显。从1月到9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5%。尽管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历史低点。

人民日报: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

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增长疲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稳定投资对稳定增长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储蓄率仍处于较高水平,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较低,投资增长率正在下降。适当扩大投资不会导致通货膨胀。重点是适当增加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投资。改革开放以来,基础设施和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但人均存量仍远低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发展。扩大有效投资应着眼于弥补不足、造福民生、增强后劲,包括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欠发达地区交通网络建设、旧城区改造、市政公共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养老投资、展望未来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企业设备更新改造投资等,这些投资既能刺激经济增长,又能提高潜在增长率。稳定投资的难点在于解决资金来源。近年来,一些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加上土地出让金收入减少,导致地方建设资金减少。有必要采取更多措施,确保稳定投资的资金来源。例如,管理能力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以实现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或者直接投资于社会资本。政府将用有限的资金投资于公益和准公益领域。;发挥地方政府专用债券促进民间投资的作用;适当扩大国债和地方政府普通债券的发行规模;盘活部分政府存量资产,推进经营权有偿转让,拓宽地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融资渠道。

人民日报: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

进一步稳定预期

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是预期对投资、消费、进出口等经济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未来的经济繁荣决定了各种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盈亏及其水平,从而对当前的投资趋势有很大的影响;它还决定了未来的就业和收入状况,从而直接影响当前的消费行为。

未来的经济趋势是当前经济运行的延伸,所以最重要的是稳定当前的经济增长。近年来,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规划,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高速增长。2016年至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6.7%、6.8%和6.6%,2019年前三季度增长6.2%,保持在合理区间,波动不大。中国有近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有4亿。国内市场增长潜力巨大,经济弹性充足,回旋余地大,宏观政策工具充足,具备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充分条件。我们对此应该充满信心。我们要继续实施一系列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做好“六个稳定”工作,夯实稳定预期的客观基础。深入落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策安排,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测的体制和政策环境。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预期,客观全面地分析经济形势,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

人民日报: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

(作者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特色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顾问)

标题:人民日报: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3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