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13字,读完约10分钟

作者:理解笔记

"自从深圳的共享自行车涨价后,骑自行车的人似乎减少了."

“从王展西北到公司要花1.5元,每天3元。我认为散步和锻炼身体是有益的。”

最近,在北京、深圳等地,许多年轻的上班族谈起涨价后合用自行车,大多数人都会吐出一个词——贵;如果你总结大多数人的态度,那就是两个字——不要骑;相反,大多数解决方案是三个字——“11路”。

在共享自行车日益高涨的声音中,骑与不骑确实是一个问题。

第一

南方用户对价格上涨反应如何?

10月9日,mobike调整了北京用户的定价方式:30分钟内乘车收费1.5元,30分钟以上每30分钟收费1.5元。这不是mobike的第一次提价。

自今年5月以来,上海共享自行车的价格开始集体上涨。你好,自行车一小时,收费3元。Mobike起价1元,超过15分钟后每一刻钟收取0.5元。

今年7月,广州一些共享自行车品牌宣布涨价。原本一小时只收2元的共享自行车已经涨到了2.5元;随后,深圳的mobike宣布将再次调整定价方式,用户一个小时需要2.5元。

到目前为止,北上广深的分享名单已经完成了一次甚至几次提价。共享自行车的价格上涨甚至蔓延到了一些二线和三线城市,有些城市的票价高于公交车和地铁。

在消费者心目中,共享自行车不再是廉价旅游模式的代表。

“你看看南山区或者一些大商业区。现在,单次下单的人真的少了。”许多上班族在深圳拥挤的地铁站等候时,都会记笔记。在车公庙地铁站附近的一个公共自行车停车场等了一个小时,当我理解笔记时,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上午9: 00后不到半个小时,大约有12名路人带着手机走到共享自行车前扫描代码,但其中一半人仔细观看了手机屏幕,步行离开了停车点。

“看价格,骑1.5元半个小时,收1元半个多小时,真是一文不值。”过路人李先生说,他正准备去车公庙附近的雪松楼,因为这个地方没有地铁直达线,换乘公交车要走很长一段路。

他乘地铁到车公庙站,原本计划骑一辆共享自行车到达目的地。他看了看手机地图,显示骑行距离约为900米,耗时约10~12分钟。“但当我看到骑马的价格时,我决定走小路。不管怎样,今天的天气不是很热。”

在香溪地铁站附近的公共自行车停车场,有不少路人“看而不骑”。他们理解笔记,并在路边观察了将近半个小时。只有三个路人扫描密码解锁并骑自行车。"在我能整天听到开锁的声音之前."附近一家商店的店员说,包括她在内的许多人最近都在决定是否骑车前扫描了代码,看是否有优惠券或红包。

深圳游客李(音)在通信中说,她和爱人刚刚在西村吃完甜点,现在要去万象市。由于距离不是很远,她和她的爱人计划骑自行车去。“坐地铁,然后转到1号线,那也很贵。但打开应用后,我发现自行车现在不便宜了。”

她告诉读者,地图上显示,从香溪村到万象市有两条公交线路,14路和m360路,票价只有2元。如果你用深圳通扫描代码,你也可以得到折扣。每个人只需要1.6元,你就可以享受空的格调,舒适地到达目的地。“现在有必要扫描一下密码,用1.5元就可以解锁。骑到那里需要将近2公里。变热既费时又费力。最好乘公共汽车。”

在与许多路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了这些注意事项,发现大多数来深圳出差和旅游的人都愿意骑自行车和别人一起看街景,感受城市的人文氛围。但是,涨价后的性价比没有得到认可,不如公交车。

“2元钱坐公交车,除了欣赏风景,旅游效率还不错。”一位在白石洲站等车的游客说,他认为在深圳这个充满立交桥的大城市乘车不太方便。

除非价格便宜,否则很难吸引游客和路人。有人说,如果目的地离地铁站和汽车站有一公里远,为了省钱,你可以坐公交站或者直接走。"如果你出去,谁会愿意再花钱和流汗?"

似乎在价格上涨后,共享自行车并没有明显优于乘坐公共汽车的短途通勤,尤其是对于那些旅行和旅行的人。经常骑共享自行车的当地上班族如何解决通勤的“最后一英里”问题?

2号

这似乎是一笔小数目,但用户心中有数

在工作日的晚上18: 00左右,深圳罗湖地铁站附近的共享自行车停车位将继续守卫。这时,许多从地铁站出来的用户开始扫描密码并解锁。在往前走去交流之后,我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刚刚下班的上班族。

“如果我不骑自行车,每天上班对我来说很麻烦。”刚刚走出地铁站的上班族钟昀呈正在寻找状况良好的车辆。她告诉她,她知道如何做笔记,在地铁站附近状况良好的共享自行车将被抢劫,空.

钟昀呈住在红岗花园,每天往返地铁站和社区大约两公里。如果你不骑自行车,在换乘地铁9号线之前,你需要在早上乘两辆公共汽车去泥岗站。“下班比较麻烦。换乘公交车要经过两座人行天桥,所以骑自行车是最方便的。”

钟昀呈说,虽然共享自行车的价格上涨了,但她只能继续骑行,但为了省钱,她从8月份开始在该应用上购买了每月一次的自行车卡。“每个月30元,你可以无限期地骑。计算一下,你每天只需要1元钱,这样更划算。”

钟昀呈说,如果你使用连续每月订阅,你甚至可以得到更便宜的2元。"虽然换乘公交车很快,但每月的通勤费用将超过40元."她说,自从共享自行车价格上涨以来,许多有短途通勤需求的朋友和同事都购买了月票卡套餐,有些人甚至购买了季卡,以降低通勤成本。“我听说小黄车会稍微便宜一点。但你需要押金,没有人想用它。”

一线城市共享单车频涨价:月卡、公交和“11路”你选哪个?

保罗住在福田下梅林,他也依靠骑自行车来解决通勤问题。在交易所,他告诉他,他知道如何做笔记,并在深圳买了一个每月自行车卡包,但因为他经常去上海出差,他也在上海买了一个当地的每月卡。

“自从我买了月票卡后,我就一直在深圳和上海骑车上下班。”他不情愿地说,在共享自行车涨价之前,他有时骑自行车,有时步行,有时乘公共汽车解决一两公里内的短途通勤。但是在买了月票卡后,我被“捆住了”。

为了不"浪费"月票卡,保罗现在只选择骑自行车短途通勤。“除非有突如其来的暴雨和极端天气,他们都骑自行车。自从自行车涨价,买了月票卡,我有点强迫症。”

有些人可能会想,这一小幅涨价是否会让一线城市的上班族感到尴尬。他们不应该缺少这笔钱,是吗?

真的不是。在深圳和北京的街头采访中,许多上班族表示,共用自行车来解决通勤的“最后一英里”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共享自行车涨价后,要么采取“11号”(步行),要么购买更具成本效益的月度和季度卡,以抵消骑行价格的上涨。一个月后,它还可以减少一定的旅行费用。

“我只希望月票卡和季卡不会涨价。”如果这些包裹都涨了,那我就真的坐公共汽车了。”据一位办公室工作人员称,在一些城市中,共享自行车的骑行成本增加后,月卡价格也相应提高。经常骑共享自行车的用户不买月票,所以他们真的骑不起。

但是当你购买一张月卡时,用户会没有烦恼吗?

3号

我买了一张月票卡,但是我被“封杀”了

没有一张月票不能解决的“涨价”问题。如果有,那就做三个?

"你只有在买了月卡后才知道什么是不免费的."住在广州天河区的邹健(音译)在谈到共享自行车价格上涨时非常生气。因为地铁站离家1.5公里,他每天都要骑车上下班。提价后,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无限循环的月卡套餐。

邹健告诉我要理解笔记。现在广州大约有三四个品牌的共享自行车。因为这些自行车月票卡不是万能的,我买了一个单一品牌的共享自行车月票卡,我绝对不能骑另一个品牌;一旦你在地铁站找不到这个品牌的自行车,你就会陷入疯狂的麻烦。

“每天下地铁的时候,我都要绕着出口跑一圈,才能找到这个品牌的共享自行车,但是我经常发现没有车可以骑。”他闷闷不乐地说,虽然平时到处都可以看到共用自行车,但地铁入口处经常没有车可骑。这样,他只能打开应用程序查询附近自行车的停放位置,然后一路走着去找车。“看到没有购买月票卡的自行车经常停下来,我很恼火。”但是我没有月票。那不是一个燃烧的袋子吗?”

一线城市共享单车频涨价:月卡、公交和“11路”你选哪个?

邹健偶尔会遇到极端的情况。“上次在科村,我发现几辆车都坏了。最后,走了将近一公里后,我找到了一辆可用的汽车,并发现它几乎到达了目的地。”

购买一个品牌的月卡基本上是捆绑的,即使你看到其他品牌,你也会有抵触;为普通的联合品牌制作月卡似乎更麻烦,而且总觉得没有省钱。这种心态不应仅限于邹健一人。

“最有趣的是,上周末我和同事去了霍鲁山。我计划在路上骑一辆共享自行车。结果,几个人在寻找月票卡所属的共享自行车。在路边跑来跑去真有趣。”邹说,这种被月票卡束缚的“忠实用户”感觉很可笑。“共用自行车应该很方便,但是价格上涨之后,就出现了月票卡不能联网的问题。”

在他看来,为什么提供“信用卡租车”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不引入一个互联的月卡模式呢?

在过去的一年里,许多城市的共享自行车经历了几轮涨价。用户的乘车成本也从最初的1元/小时增加到2.5-3元,这引起了许多用户的不满。

虽然共享自行车的经营者不是福利机构或市政部门,但作为一种企业行为,投放共享自行车的目的是为了盈利,但价格上涨是否合理,频率是否过于密集,推出的月票套餐是否有局限性,都值得共享自行车的经营者及其管理部门深思。

[结论]

尽管用户已经养成了骑自行车和分享自行车的习惯,甚至认为这只是连接地铁和公共汽车的需要,但在“放水养鱼”之后,如此高的价格和频繁的提价能让用户“用脚投票”吗?

正如一位路人所说,公共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有多少“最后几公里”是公共汽车无法到达的?

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一线城市共享单车频涨价:月卡、公交和“11路”你选哪个?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3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