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0字,读完约3分钟

lpr改革在参照系上移动,允许lpr在mlf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点,要求银行在新增贷款中主要参照lpr定价,从而大力推进两条轨道的融合,即市场化的“轨道”,推动信贷市场利率向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这无疑有利于利率传导渠道的畅通。

新的lpr报价于20日公布。“双轨一轨”,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迈出重要步伐。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将继续深化,利率传导的“最后一公里”需要继续丰富定价参考,提升中小银行的定价能力。

目前,利率传导不畅的主要障碍在于利率的“双轨制”,即以存贷款基准利率为基础的信贷市场利率和完全市场化的货币市场利率。货币政策应该对实体经济起到支撑作用,是引导市场预期的必然环节。然而,在利率“双轨”的情况下,市场主体的“参照系”并不明确,政策调控的意图只能根据央行和金融机构不同交易利率的变化来推断,这影响了货币政策调整预期的能力。

中国证券报:精修利率传导“最后一公里”

lpr改革在参照系上移动,允许lpr在mlf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点,要求银行在新增贷款中主要参照lpr定价,从而大力推进两条轨道的融合,即市场化的“轨道”,推动信贷市场利率向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这无疑有利于利率传导渠道的畅通。

但是,为了顺利传递利率,度过“最后一英里”,至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lpr可能会在未来锚定更多的利率体系。lpr的理想定位是能够适应市场波动的特点。从历史数据来看,近几年来,锚定mlf前的mlf与lpr之间的利率差变化不大,小于近年来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的变化。相比较而言,其他政策利率,如期限更短、灵活性更大的反向回购利率,也可以作为未来低利率的参考目标。

其次,提高报价的有效性。目前,lpr的增加主要取决于银行报价,而报价是否有效以及能否顺利进行成为关键。这次定价银行的数量从10家增加到了18家。新增银行中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在内的民营银行,报价机制由加权平均变为算术平均,主要是基于提高中小银行在报价中的话语权。不可否认,中小银行面临着风险定价能力和资产负债结构等一系列挑战。央行强调,今后将根据对报价的评估定期调整报价。

中国证券报:精修利率传导“最后一公里”

最后,稳步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先贷款后存款,因此有必要从整体上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以帮助银行平衡资产负债,对冲利率风险。

正如央行负责人所说,利率市场化改革就像“修运河”,目的是让水流更顺畅、更高效、更准确。在利率市场化程度提高、科学合理的报价和银行积极应用的背景下,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将被打破,市场化特征将更加明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大大增强。

标题:中国证券报:精修利率传导“最后一公里”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3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