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62字,读完约2分钟

R&D投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含量,但将两者等同起来存在很多不足。研发支出比例仅反映企业研发支出占当期运营成本的比例,但作为财务指标,它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创新内容。

自3月22日第一批受理企业名单公布以来,申请上市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记者12日从券商处了解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国结算公司于5月12日(周六)组织了第一次全网科技板块业务测试。5月1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麦德医疗工业设备有限公司和仙林3D科技有限公司的科技板块上市申请..到目前为止,有108家企业被科委接受,有85家企业的审计情况被“查询”。

盘和林:研发投入并非完美指标 衡量科创含量需综合多项指标

希望在科技板块上市的企业的科技含量自然备受关注。衡量科技含量最常用的指标是企业的R&D投资比例。据不完全统计,在100家接受投资的企业中,2018年R&D投资占不到10%的企业有56家,R&D投资占30%以上的企业只有4家。平均而言,R&D的投资在过去三年中占11.7%。因此,有观点认为,R&D投资比例的差异反映了这些企业创新内容的不均衡。然而,也有观点认为,一个企业的科技创新含量不能仅用R&D投资率指标来判断。

盘和林:研发投入并非完美指标 衡量科创含量需综合多项指标

笔者认为,R&D投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科技企业的科技含量,但将两者等同起来存在诸多不足。研发支出比例仅反映企业研发支出占当期运营成本的比例,但作为财务指标,它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创新内容。

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所谓的科技含量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想强调科学技术的什么内容?事实上,这两个问题指向同一个关键词,即“科技创新能力”。但是,“科技创新能力”很难量化,所以我们需要一些指标来衡量,而R&D投资的比重是应用最广泛的指标之一。

如果一个科技企业的R&D投资占比较高的比例,我们至少可以说R&D活动对企业来说更重要,但是我们能判断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很强吗?显然不是。科技创新能力应包括两个方面,对应“R&D”,一是研究能力,二是发展能力。

所谓“研究”,是指为获取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而进行的有计划的、创造性的调查、分析和实验活动,旨在发现新的知识,为新产品的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或为提高现有产品的性能提供技术支持。而“开发”主要是指在开始商品生产之前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或新工艺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概念形成、样品设计、产品测试和模型构建。

盘和林:研发投入并非完美指标 衡量科创含量需综合多项指标

简单地说,“研究”的结果是新知识或新技术,“开发”的结果主要是新产品。显然,我们强调科技企业的科技含量,实际上,我们强调科技企业在这两个方面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专利数量甚至可以反映一个科技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超过R&D投资的比例。

一些关于技术创新投资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投资对技术创新绩效没有明显的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两个中介变量的作用间接影响技术创新绩效。也就是说,单纯增加技术创新投资不能达到提高技术创新绩效的目的,还应注重技术创新投资与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合作与协调发展,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目的。

盘和林:研发投入并非完美指标 衡量科创含量需综合多项指标

此外,企业的行业属性和发展阶段将对R&D投资比例衡量企业创新内容的有效性产生显著影响。例如,在经验驱动型产业中,创新知识主要是隐性知识,知识具有粘性,吸收能力影响较小,因此内部R&D投资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明显大于技术驱动型产业。

例如,中国郝彤过去三年在R&D的投资总额为36亿英镑,但其在R&D的投资约占20%;然而,在过去的十年中,R&D累计微芯片的数量不到4亿元,但其在R&D的投资约占60%。两者都已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但由于行业的差异,它们的R&D投资比例相差很大。

因此,对于科技局而言,强调科技属性实际上是强调科技创新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能通过R&D投资比率这一单一指标得到充分体现。因此,需要综合各种指标,如发明专利数量、技术人员和R&D人员数量等。

事实上,《上市推荐指引》已经给出了评价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六个标准,即:企业是否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否拥有高效的R&D体系,是否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是否具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和潜力,是否具有相对竞争优势,是否具备将技术成果有效转化为经营成果的条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它显然比单一的R&D投资指标更全面、更准确。(作者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标题:盘和林:研发投入并非完美指标 衡量科创含量需综合多项指标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0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