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90字,读完约7分钟

目前,南京的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四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相对接近,没有明显的不足,可以形成有效的协同支撑。因此,这四个子系统具有高度的协同性,有利于现代工业体系的建设。

南京现代工业体系建设课题组

(研究组成员:郑江淮俞陈洪洋王玉华彭庸周泓王春华孔韩愈景)

为了全面反映南京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本课题将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四个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并与基准城市进行比较。同时,运用系统协同方法,构建了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四个协同指标。入选的基准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以及杭州、武汉等发展状况与南京相似的省会城市和苏南发达城市等。通过标杆管理,我们可以找出南京现代工业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

郑江淮等:现代化产业体系城市对标——南京再定位

一、城市现代工业体系的形成与比较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从长期高速增长的积累型大规模工业生产体系发展阶段向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升级发展阶段的过渡时期。实体经济增长所依赖的要素禀赋发生了动态变化。例如,对科技创新资源、面临不确定性的现代金融资源等要素禀赋的需求,以及高技能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在所在城市或地区的集聚能力逐渐增强。原高速增长阶段所依赖的中低技能劳动力资源的大规模设备投资及其相应的信贷和生产率略有下降,进入了较低的区域,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创新升级的需要。

郑江淮等:现代化产业体系城市对标——南京再定位

实体经济的创新和发展受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之间诸多不协调配置的限制。资金、人才和科技匮乏问题突出,陷入高成本、结构失衡、转型困难的困境。

然而,从城市层面来看,不同城市由于其初始的资源和要素供给禀赋而具有明显的历史差异,这导致了每个城市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具体路径。各城市实体经济与技术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的不协调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考虑到我国长期以来财政资源和科教资源的配置由国家控制,各城市在获取财政资源和科教资源方面存在禀赋差异。在大规模工业化发展中,在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下,不同地区实体经济发展呈现出显著差异。根据越来越少的金融和科学资源禀赋,可以区分出四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如图1所示。

图1现代工业经济系统中城市类型的比较

第一个是mf-ms城市(更多金融-更多科学和高等教育捐赠城市,称为mf-ms城市)。这些城市大多是国际大都市,利用自身的财力和科教资源,基本建成了现代工业体系。金融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相对发达,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逐渐从大规模工业生产转变为高端先进制造业,如北京和上海。这种城市对地区和全国有较强的辐射力,对其他地区的财力和人力资源也有很强的吸引力。然而,很容易形成现代金融与实体经济脱节,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脱轨的现象。一方面,社会上大量的流动资金通过金融系统转移或流向房地产,导致金融和房地产行业的快速扩张和过度投机,造成金融和房地产的“虚假繁荣”;另一方面,由于回报率低、资产抵押困难等因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无法得到金融部门的有效支持,导致实体经济发展困难,相关投资和人才将向区域外转移。如果这些地区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升级和增长缓慢,很容易出现产业空空洞发展的困境。现代工业体系协同性低的原因在于实体经济中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创新和增长缓慢。相应地,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创新以及发展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形成了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创新集群,成为这些城市现代产业体系的痛点。

郑江淮等:现代化产业体系城市对标——南京再定位

第二,mf-ls型城市(金融资源禀赋多的城市——科技教育资源禀赋少的城市,金融资源禀赋多的城市——科技高等教育资源禀赋少的城市,简称mf-ls型城市)。改革开放后,这些城市迅速成长为国际大都市,利用区域外的外资和金融、人力资源,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如深圳。然而,这些城市受到历史因素的限制,当地的科教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他们主要依靠更开放的经济环境和更高的收入来吸引其他地区的人才。因此,这类地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痛点在于保持吸引高技能人才、创新先进制造业的产业竞争优势,避免土地成本、房地产价格、税费过快上涨。

郑江淮等:现代化产业体系城市对标——南京再定位

第三,lf-ms城市(少财多科教资城市,简称lf-ms城市)主要是省会城市,如南京、武汉等,高校众多,科教资源丰富,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然而,由于缺乏丰富的地方财政资源,特别是缺乏风险投资,高等院校研究成果的地方转化率较低。金融体系和技术体系的不协调发展不利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能够提供高技能人才的高收入岗位不足。当地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去其他地区就业。因此,在这种城市现代化体系的建设中,有必要重点解决现代金融发展缓慢、科技创新不协调等相关问题,促进地方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就业和地方高校研发成果转化。

郑江淮等:现代化产业体系城市对标——南京再定位

第四,低技能城市(低金融、少科技、高教资城市,简称低技能城市),依托大规模低技能劳动力投入和地方政府税收、投资激励和发展环境改善,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快速推进大规模工业化。但是,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实体经济体系与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与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体系之间将会出现明显的不协调问题,金融资源和科技教育资源将成为进一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制约因素。因此,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这些城市应更多地参与区域内的分工,利用工业化基础,吸引相关的R&D机构和新兴产业的创业孵化基地,抓住现代金融的发展机遇,提高金融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郑江淮等:现代化产业体系城市对标——南京再定位

二、城市标杆

为了全面反映南京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本课题将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四个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运用熵权分配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综合发展指数和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四个子系统发展指数,并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武汉和苏州等进行比较。计算结果和排名如下:

郑江淮等:现代化产业体系城市对标——南京再定位

表1现代工业系统综合评价指标结果

图1基准城市现代工业体系发展综合评价指标比较

图2基准城市现代工业系统子系统发展评价指标比较

与北京、上海等一流城市相比,南京的现代工业体系建设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服务业比重、R&D科技投入比重、金融规模等许多方面都落后于这些城市,但这与城市定位有关,直接基准化没有意义。

与深圳等二类城市相比,南京在科教资源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但在R&D投资和专利产出方面远远落后于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也低于深圳,尤其是绿色智能汽车、智能设备和电子信息产业。这是因为南京在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方面远远落后于深圳,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中小企业或团队难以获得风险投资资金,大量国内高层次人才流向深圳,因此,南京与深圳最根本的差距在于现代金融体系的缺失。

郑江淮等:现代化产业体系城市对标——南京再定位

与武汉等三级城市相比,南京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是因为南京地处长三角地区,总体收入水平较高,人才流失相对较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城市中的大部分都有依托本地高校的上市公司,如杭州的浙江大学网新(600797,诊断股),合肥的科达讯飞(002230,诊断股),武汉的华中数控(300161,诊断股),华工科技(000988,诊断股)等。,南京大学持有股份。

郑江淮等:现代化产业体系城市对标——南京再定位

与第四级城市相比,南京的财力和科教资源更为丰富。苏州的地方科技资源相对匮乏,这与此类城市相似。然而,南京在R&D的投资和专利产出低于苏州,这是因为苏州通过引进外资和产业研究机构弥补了自身的禀赋。此外,在南京指定的绿色智能汽车、智能设备、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四大先进制造业中,南京企业的平均规模大于苏州,但行业整体规模小于苏州。显然,南京未能充分利用其在金融、科教资源方面的禀赋优势,促进先进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

郑江淮等:现代化产业体系城市对标——南京再定位

三.结论和建议

目前,南京的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四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相对接近,没有明显的不足,可以形成有效的协同支撑。因此,这四个子系统具有高度的协同性,有利于现代工业体系的建设。当然,这种协作不是已建立的现代工业体系的高层协作,而只是现代工业体系建设过程中体系间协调发展的潜力。事实上,南京的现代工业体系还处于建设阶段,还存在许多不足。在实体经济层面,南京正处于增长赶超和落后工业化转型阶段。经济总量与主要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第二产业的比重和贡献仍然很高,而传统制造业的比重也很高。大型企业也是主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在产业层面没有规模优势。在科技创新层面,南京不是创新中心,R&D的投资和专利产出与创新型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在现代金融层面,南京以间接融资为主,空.上市公司的数量和市值仍在上升在人力资源方面,南京是人才培养的高地,在教育投入和高学历人才培养方面领先于其他城市,人力资源是南京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最大优势。

郑江淮等:现代化产业体系城市对标——南京再定位

因此,在进一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南京应更加注重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利用科教资源优势,促进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建议如下:

第一,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促进R&D科研院所成果的地方转化。目前,南京高校的R&D经费主要来自政府,大型项目多为国家级项目,对地方产业化需求不大。然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研究人员更多地是由风险投资家资助的,最近的注册企业会将其研究成果产业化,因此著名大学周围往往有科技创新区。产业投资基金通过政府引导投资、企业跟随投资或鼓励企业投资等方式设立。鼓励高等科研院所或大学的科研人员投资兴办有科研成果的企业,实现产业化。

郑江淮等:现代化产业体系城市对标——南京再定位

第二,利用创新孵化器培育创新型企业,鼓励高层次人才在本地创业。截至2017年,南京市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68个,中创空室达到210个,其中国家级企业33个,51个,毕业企业2968个,服务团队7085个,在2018年中国城市创业孵化指数中排名第六,反映了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近年来的稳步建设,今后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进一步利用创新型孵化器,形成大学孵化器-市级孵化器-开发区的企业培养模式。同时,我们可以与风险投资基金合作,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鼓励高层次人才在南京创业。

郑江淮等:现代化产业体系城市对标——南京再定位

第三,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为高技能人才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目前,南京制造业国有大中型企业较多,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对较少。税收等优惠政策可以用来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和R&D投资,从而提升南京的整体R&D水平和专利产出水平,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人才流失。

标题:郑江淮等:现代化产业体系城市对标——南京再定位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0691.html